一台售价9.9万元的人形机器人,竟让四家看似不相关的上市公司股价集体狂飙。
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达沃斯论坛上轻描淡写一句“年营收超10亿”,瞬间点燃资本市场。
中信证券火速进场辅导,腾讯、阿里、吉利等巨头抢投的百亿估值项目,正把隐秘的产业链伙伴推向台前。
其中一家做电机的公司,仅靠0.15%的间接持股,就引来融资客疯狂加仓。
卧龙电驱的“关节野心”藏不住了
这家全球电机龙头通过金石成长基金持有宇树科技0.1525%股权,表面看只是财务投资。
卧龙电驱近期突然高调宣布: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开发关节模组,已适配电力巡检和应急救援场景。
知情人士透露,其无框力矩电机正在宇树G1机器人上测试,功率密度比特斯拉Optimus高15%,成本却低30%。
卧龙工业互联网平台刚接入某煤矿机器人调度系统,这意味着宇树的四足机器人可能通过该平台落地矿山场景。
电机技术跨界机器人关节的隐秘路径,让卧龙电驱年内股价暴涨45%,融资客加仓超5亿元。
金发科技的“材料革命”悄然落地
当投资者还在计算金发科技通过深创投间接持股0.4575%能分多少IPO红利时,车间里正发生更重要的变革。
宇树G1机器人外壳的轻量化碳纤维材料,70%由金发科技定制供应,抗冲击强度比传统塑料高8倍。
金发研发的PEEK材料(聚醚醚酮)成功替代金属齿轮,将行星减速器重量减轻53%,直接让单台机器人能耗下降17%。
中移动1.24亿元订单中的500台巡检机器人,全部采用这种“塑料钢”部件。
中科创达的操作系统潜入机器人“小脑”
虽然中科创达通过多层股权穿透仅持有宇树0.046%股份,技术协同却远超资本关联。
宇树H1春晚跳舞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系统,底层代码来自中科创达的智能汽车OS架构。
这套系统能同时调度18个关节电机,响应延迟小于0.03毫秒,比波士顿动力快3倍。
中科创达工程师团队已常驻宇树杭州总部,联合开发下一代“大脑-小脑”架构,目标让人形机器人自主决策效率提升40%。
大众公用的燃气表旁藏着机器人财报表
当大众公用通过安创科技基金参股宇树时,没人想到这家燃气公司会与机器人产生关联。
上海某燃气站最近出现的变化揭晓了答案:宇树四足机器人正替代人工巡检管道,每天工作16小时,漏检率从3%降至0.1%。
虽然大众公用持股仅0.0386%,其控股的4家燃气公司已采购12台宇树机器人,单台日租金达800元。
这种“用户变股东”的模式,让宇树在公用事业领域订单暴增200%。
传感器巨头闷声发财
宇树科技IPO的光环外,奥比中光的3D视觉传感器正被疯狂加单。
每台宇树人形机器人搭载8个深度摄像头,72%的订单流向这家低调的深圳企业。
其柔性触觉传感器让机器人抓取成功率达到99%,连波士顿动力都来采购测试。
另一家隐形冠军长盛轴承更夸张,宇树机器人关节的自润滑轴承全部由其独家供应,净利率常年维持在20%以上。
中大力德的行星减速器已占据宇树需求量的63%,宁波工厂正为G1机器人紧急扩产。
央视春晚的东北花袄下藏着万亿生意
2025年春晚《秧BOT》表演结束当晚,宇树京东店涌入23万条机器人咨询。
最热销的G1教育机器人卖出1.2万台,高校实验室订单排到半年后。
中国移动1.24亿元订单只是开始,国家电网、中石油的招标书里已新增“四足机器人巡检服务”品类。
王兴兴在达沃斯论坛透露的关键数据被多数人忽略:工业场景机器人租赁收入占公司总营收比重,从去年19%猛增至今年41%。
宇树车间里的“成本魔术”
当特斯拉Optimus硬件成本还在15万元徘徊时,宇树G1已经把价格压到8.6万元。
秘密藏在杭州工厂的全栈自研产线:谐波减速器成本只有日本产品的1/3,自研电机比外购便宜54%。
用塑料替代金属,金发科技提供的特种工程塑料,让单个关节外壳成本从1200元降至280元。
车间里甚至用机器人生产机器人:拓斯达设计的自动化装配线,让人形机器人日产量提升3倍。
资本早已在供应链埋伏
二级市场的聪明钱正扑向宇树量产伙伴:长盛轴承7月融资余额暴增89%,中大力德获外资连续11天加仓。
连做包装纸的景兴纸业都因间接持股0.0238%,被游资连续拉出三个涨停。
真正的赢家是那些既供货又参股的企业:金发科技车间里,为宇树定制的PEEK材料生产线正24小时连轴转。
卧龙电驱的电机测试台上,第八代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已通过10万次疲劳测试。
五五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