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别急着焦虑,存不下钱的,你不是一个人!
社交媒体上那些闪闪发光的存款数字,看看就好,别往心里去。别人的30万存款,很可能是拆迁款、继承款,或者彩礼钱,不代表你不够努力。存款不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,更不是给你贴标签的工具。重要的是,你是否在努力生活,是否为家人撑起了一片天。
普通家庭的财富积累,注定是一场马拉松。 别灰心,数据显示,大部分人的财富积累高峰期在40岁以后,85%的资产都是在这个阶段获得的。年轻时攒不下钱,不代表你的人生就此失败。咬紧牙关,熬过那些负担最重的日子——孩子教育、房贷压力,等到孩子长大,房贷压力减轻,再努力几年,财富积累是水到渠成的事情。
支出就像一个跷跷板,此消彼长,总有压力。 很多时候,你这边省下一点钱,那边又冒出新的花销。房贷利率调低了,看似每月能省下几百块,但孩子的教育费用、父母的医疗支出,甚至油价上涨、地铁卡调价,都会让你的钱包再次缩水。生活成本的压力,总是如影随形。
展开剩余63%更残酷的现实是,很多支出根本“省无可省”。 房贷、孩子的教育费用(课外班、兴趣班、辅导班),父母的医疗费用,每一项都是沉重的负担。你真的能为了省钱,不让孩子学英语吗?能为了省钱,不买房吗?能让生病的父母忍着不去医院吗?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刚性支出。
你勒紧裤腰带省钱,却发现工资的上涨永远赶不上物价的飞涨。 十年前,一斤猪肉才十来块钱,现在动辄二十多;外卖从二十几块涨到四十几块,理发价格也翻了一番。经济学上说,工资涨幅总是滞后于物价。即使公司给你加了工资,通货膨胀也会吞噬你的购买力。表面上你挣得多了,实际上能买的东西却少了。以前200块能撑一周的生活费,现在三天都撑不住!
挣钱难,才是根本原因。 很多人工作几年,工资只有五六千块。 2023年麦可思报告显示,本科生平均起薪刚过六千。这点工资,看似比十几年前强了一点,但房价、教育、生活成本也翻了几倍。工资卡刚到账,房贷、车贷、水电费、手机费,一扣除,所剩无几。更让人焦虑的是,很多行业干到35岁,工资不涨反降,还得担心“被优化”。想多赚点钱,不是不努力,而是上升空间实在有限。
所以,当网上“全国人均存款破10万”的数据映入眼帘时,大多数人心里都清楚,这“平均数”是被有钱人拉高的。对于普通家庭来说,要真攒下30万,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可实际情况呢? 多数人翻开存折,发现连一个完整的“万”都难以存下。
你现在有多少存款?你觉得几年内能存够30万吗?你最近是不是因为存不下钱而焦虑过?你觉得现在最难控制的支出是哪一项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,让我们知道,在这条路上,我们并不孤单。
"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五五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